图为“文物医生”在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站”内对文物进行修复。本报记者 吴镝摄
【本报讯】在很多人印象中,圆明园的西洋楼是素色的,但实际上它是“色彩缤纷”的。圆明园管理处正在进行的“修复1860”三期文物修复正在印证这一观点。记者昨天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修复1860”三期将完成24件瓷器、5件琉璃共29件文物的修复工作,这也是圆明园首次尝试对琉璃构件进行修复。
昨天,记者走进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站,“文物医生”正在对部分文物开展修复工作。“修复琉璃构件曾经常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无法保留琉璃本身的颜色。我们这次挑战全新领域,首次尝试对琉璃构件进行修复。”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说。
“尝试修复琉璃,是因为要重现西洋楼的彩色原貌。”陈辉说,游客参观圆明园遗址时,散布着乳白色石柱的西洋楼是必到之处。在游客印象中,西洋楼是素色的。然而,通过考古、历史档案查询等一系列研究发现,被毁之前的西洋楼其实“色彩缤纷”。陈辉说,西洋楼柱子内部是木头的,然后砌上砖,最外层是西方常用的大理石,而大理石上的很多西洋纹饰用的就是琉璃构件,是通过榫卯方式嵌入的。琉璃构件颜色丰富,有黄绿色、天青色、翡翠色等。
在1860年的那场浩劫中,西洋楼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和残破的琉璃构件。圆明园管理处首次将5件琉璃构件列入“修复1860”三期计划,通过清理、预拼接、粘接、补配、找平、做色、绘纹饰、上釉等方式,努力还原琉璃构件的原始风貌。
在文物修复工作站里,记者还在一面墙体上看到了一张放大的西洋楼黑白照片,工作人员创造性地将现存的彩色琉璃构件做成“拼图”,可以自己动手,将彩色琉璃构件拼贴在西洋楼上,重现当年“五彩缤纷”的西洋楼原貌。
除了琉璃构件,“修复1860”三期还将修复康熙青花龙凤纹碗、康熙黄釉缠枝花纹盘、康熙斗彩水仙灵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
圆明园“修复1860”第一期已完成青花缠枝莲瓷绣墩、康熙团龙纹瓷碗等6件瓷器的修复工作,第二期已完成雍正青花碗、“地天母”佛像等11件文物的修复工作。
与此同时,圆明园管理处还对修复文物进行3D扫描,并将信息收入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游客可在圆明园微信公众号上观看。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