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鑒寶收藏 > 详情

恒生國際拍賣行與古陶瓷專家蔡禮君討論古陶瓷鑒定的科學依據

2021年04月23日 00:00:00  來源:香港法治网

作者簡介蔡禮君,男,1943年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已退休。中國第一位工學博士後,文化部人才中心特聘古陶瓷授課專家。

曾與故宮博物院五所、文保科技部合作,進行古陶瓷標本的顯微科學研究;曾專門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方向博士後授課;曾受「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保護中心」邀請,幫助籌建中國文物科學鑒定實驗室,並定期為該中心科技人員授課。

首次提出並證明了古瓷析晶層、釉上膜化學色、物理色的客觀存在,在《文物鑒定與鑒賞》《收藏家》等雜誌發表古陶瓷鑒定學術論文多篇。

收藏古陶瓷五十餘載,曾多次赴國內眾多相關博物館院、陶瓷燒制現場、古陶瓷制假現場調查。

圖:香港法治報總裁成雨(左),蔡禮君教授(右)

文物鑒定是文物保護和考古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文物鑒定只能依靠科學技術。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敦煌研究院有關專家座談時,強調提出了: 文物保護一定要靠科技。

文物鑒定就是要用科學的方法辨識真偽。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9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了文物不能造假時說:文物保護單位要保證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在我國,文物造假司空見慣,尤其是古陶瓷造假曾經氾濫成災。

古陶瓷文物鑒定對我國考古、文物保護、博物館收藏、百姓收藏、文物市場、古陶瓷拍賣等領域具有的重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特別嚴重的是,我國長時期以來,古陶瓷鑒定依靠的是傳統的眼學,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眼學鑒定的理論和標準。但是,新書《古陶瓷鑒定的科學依據》卻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徹底地推翻了這些理論和標準。眼學非科學,眼學鑒定靠不住。

有人說,眼學是經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經驗可以被科學所解釋,而眼學理論和標準卻與科學知識背道而馳。

例如,眼學鑒定理論和標準裏,包含了大量古陶瓷胎和釉的眼學特徵。眼學理論認為釉下是胎、胎釉緊密結合,但是書裏用客觀事實告訴我們:釉下不是胎而是析晶層,胎釉非緊密結合,胎與析晶層無論是化學成分還是物理特徵都毫無共同之處;而眼學裏的所謂白釉其釉色,其實是析晶層的顏色。

又如,眼學概念裏的古陶瓷斷面只有簡單的胎釉。但是本書封面左上角的古陶瓷斷面顯微圖片告訴我們:不僅胎釉之間隔著析晶層,而且釉上還有釉上膜

再如,眼學理論和標準裏把汝窯、鈞窯、官窯、哥窯、中期龍泉窯等說成是具有著色劑的色釉。但是科學證明,這些古陶瓷的釉色是分相釉的散射和漫反射產生的天青色、湖藍色、粉綠色、乳白色等物理色,而不是著色劑本身的化學色。

如果眼學把古陶瓷胎釉的基本理論、概念、根據,都搞錯搞亂,你憑什麼、拿什麼去鑒定?

眼學鑒定根據是:器形、胎、釉、紋飾、款書,所謂五大要素。然而,古陶瓷鑒定更加重要的是:釉上膜的變化、釉層的化學成分和助熔劑、釉色的二次氧化(變色)、析晶層的形態、釉層的種類、物理色或化學色、胎的化學成分、燒結狀態、器壁圈足形態與胎料的相關性、紋飾顏料的工藝特徵、造型的力學特徵,等等。如此複雜的鑒定根據,怎麼就可以簡單化到5個因素?充其量不過是盲人摸象而已。而且其中最重要的胎釉還搞錯了。眼學鑒定遠離繁紛複雜的古陶瓷世界,閉門造車也罷、杜撰亂猜也罷,反正沒有正確鑒定的歷史記載。

正如書中所說:古陶瓷學是集化學、物理學、光學、結晶學、工藝學、歷史學、考古學、美學、文化、宗教、民俗等諸多學科和領域於一身的交叉學科。不懂得這些學問和知識,就急忙去鑒定古陶瓷,就如同學生還沒有入校門、學習還沒有開始,就要當先生、當權威、當專家,豈非咄咄怪事?除了誤人子弟和製造混亂,還能有什麼好結果?

眼學鑒定的另一個資本就是見到的古陶瓷多。

但是,你不能說看到的病人多了就成為醫生、看到的莊稼多了就是農業專家、看到的房子多了就是建築師。同樣地,你不能說看到的古陶瓷多了就是古陶瓷專家,更不要說是鑒定專家了。

事實上,博物館藏品與全世界相應的藏品總量比較起來只能是滄海之一粟。例如《瓷器與荷中貿易》一書詳細敘述了從1602一1652年50年中,僅一家東印度公司就幫助中國瓷器輸出達1600萬件以上,其中1602~1657年運到荷蘭瓷器的總數多達300萬件以上;99年一次打撈的1822年泰興號沉船瓷器就達35萬餘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級顧問霍頓曾經指出:確切統計表明,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件,而這個數字僅僅是全世界所有私人收藏量的十分之一。興趣使然,很多古陶瓷收藏家,看遍了全國乃至國外的有關博物館,可以說是閱瓷百萬,應該比專業人員看到的古陶瓷多。在這浩瀚的中國古陶瓷面前,在真正的古陶瓷收藏家面前,總是以看到的真品多而自居的專家,應該明白自己是班門弄斧坐井觀天

正確的認識論告訴我們:感性知識不等於理性知識,感覺了的東西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很好地感覺它。只見到病人而不懂得醫學肯定不能成為醫生;同樣地,只見到古陶瓷而不懂得古陶瓷科學也肯定不能成為古陶瓷鑒定專家。那種認為不需要科學知識、不需要懂得古陶瓷科學、甚至於不需要歷史和文化知識,只憑見到過多少多少真品就能夠鑒定古陶瓷的看法,是從根本上違背人類正確的認識論的。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來認真讀一讀這本書,見識一下古陶瓷鑒定到底需要哪些科學知識。

因為缺乏基本的古陶瓷科學知識,中國古陶瓷鑒定史上,尤其是近七十年,曾經出現和正在出現大量的背離科學常識的所謂權威鑒定。製造了很多轟動全國和波及國外的惡性事件。例如我國最為著名的眼學鑒定鼻祖,把一對珍貴的元青花盤口瓶搞成真判假、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最具權威的專家組,把簡單做舊的假北魏陶俑搞成假判真、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認假收假、國家文物局領導一大批眼學權威,去支持馬來西亞魏華僑的獻假。又如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節目砸真留假、拍賣公司大量賣假、中央電視臺《我有傳家寶》《一錘定音》節目,北京電視臺《拍寶》節目等,全系列違背基本的科學常識和工藝知識的所謂鑒寶,在國內被貽笑大方,在國外給中國人丟盡臉面。眼學鑒定使我國廣大古陶瓷收藏愛好者和收藏家,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損失,更使我國的珍貴文物大量流失國外。造假者專門按照眼學鑒定專家杜撰猜想編寫的標準,製造的假貨滿天飛。可以說,眼學鑒定對中國文物造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本書對這些事件進行了揭露、鞭撻和詳盡的科學分析。

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古陶瓷的物理、化學、工藝、歷史等方面的科學常識和基本的古陶瓷知識,並且第一次提出了釉上膜、析晶層、物理色、化學色等概念;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顯微圖片,與讀者分享古陶瓷自然老化的繁紛複雜的形態、分享識別假貨做舊的手段和顯微特徵。

眼學鑒定可以休矣,讓我們共同迎接和擁抱古陶瓷鑒定的科學春天吧。

作者簡介

蔡禮君,男,1943年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已退休。中國第一位工學博士後,文化部人才中心特聘古陶瓷授課專家。

曾與故宮博物院五所、文保科技部合作,進行古陶瓷標本的顯微科學研究;曾專門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方向博士後授課;曾受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保護中心邀請,幫助籌建中國文物科學鑒定實驗室,並定期為該中心科技人員授課。

首次提出並證明了古瓷析晶層、釉上膜化學色、物理色的客觀存在,在《文物鑒定與鑒賞》《收藏家》等雜誌發表古陶瓷鑒定學術論文多篇。

收藏古陶瓷五十餘載,曾多次赴國內眾多相關博物館院、陶瓷燒制現場、古陶瓷制假現場調查。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