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鑒定》這本書是中國古陶瓷鑒定最權威的歷史性專著。中國文物鑒定委員會和國家文物局把這本書當成了古陶瓷鑒定的標準性檔。這樣一本依靠眼睛觀察故宮博物院古陶瓷藏品得出來的鑒定標準,是全國所有的專家所遵循的金科玉律,無論是「文博幫」還是「國寶幫」,無論是「實戰派」還是「考古派」都不曾或者不敢提出任何異議。但是,無論如何,這只是一本「眼學」書,而眼學不是科學。如果我們從科學常識和陶瓷工藝常識上對其略加分析,就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本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前後矛盾的書,是一本給我國古陶瓷鑒定帶來負面影響的書,其理論、標準、結論,幾乎是完全錯誤的。
對古陶瓷結構的錯誤判斷
圖1、故宮博物院清代青花瓷標本斷面顯微圖片
圖2、故宮博物院南宋官窯瓷標本斷面顯微圖片(因為釉上膜脫落現象嚴重,顯微圖片上釉上膜不夠清;又因為年代久遠,胎與析晶層已經鬆動。)
圖1、圖2均表明,古陶瓷的基本結構是:胎釉之間存在有析晶層,釉面存在極薄的釉上膜。這個問題,我們在《古陶瓷鑒定的科學根據》一書裏專門採用了大量的各朝各代、各窯口的古陶瓷標本的斷面顯微圖片進行了詳盡的說明,在此不予贅述。從制瓷工藝和原理上進行化學分析,也不難得到相應的結論【1】【2】。
《明清瓷器鑒定》書裏顯然不知道「釉上膜」和「析晶層」的客觀存在。這不僅是因為釉上膜只有微米級、析晶層只有微米~0.2毫米級,而且是因為只看瓷器外表是不得而知的。如果不是因為只是「掌眼」,而是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下古陶瓷標本的斷面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應該推翻重寫了。
因為對古陶瓷結構的錯誤判斷,該書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如下錯誤:
胎釉結合緊密結合是真,否則是偽;
釉面光亮是真、昏暗是偽(也是王剛砸瓷的標準);
紋飾外的釉是白釉;
色釉留白處是後填的白釉;
器底施白釉;
白釉器,青白釉器;
白釉與青花器;
青白釉與青花器;
亮青釉和硬亮青釉;
其一:幾乎所有的古陶瓷都存在析晶層,尤其是高溫燒制的青花和釉裏紅瓷器。因為溫度超過了1250°C,釉層已經「玻璃化」(《明清瓷器鑒定》書裏明確了「玻璃質感強」),這就給了釉下胎料溶化再結晶的過程創造了條件,【2】也就是說,明清瓷器的析晶層是會穩定出現的。那就是說,至少是明清瓷器裏不存在胎釉緊密結合問題,也就不存在什麼胎釉結合緊不緊密的鑒定問題!
其二:釉面光亮與否,取決於釉上膜是否保留得完整,如果器物保護得不好,釉上膜就可能局部或者大部分脫落,如同圖2所示那樣。釉上膜保護不好的古陶瓷,其表面是不可能光亮的。圖3給出了古陶瓷標本斷面的電子探針掃描後的圖像,其中的釉上膜有點支離破碎了。因此,所謂光亮不光亮的鑒定準則,絲毫沒有客觀依據,純屬於節外生枝和捕風捉影。無獨有偶的是,在「王剛砸瓷」節目裏,也是如此地大講特講釉色清亮是真品,否則就是贗品,掄起大錘就砸碎可能的國家文物。電視節目裏的眼學專家無知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圖3還進一步說明了釉上膜的客觀存在,並且給出了釉上膜大概的厚度。按照圖裏的比例尺,圖裏釉上膜平均厚度約4微米。在釉上膜裏,除了矽鋁,釉裏所有的雜質、顏料、助溶劑的化學成分基本上都是零【2】。
其三:我們在《古陶瓷鑒定的科學依據》裏,曾經提出並且證明,沒有施釉的胎上就不可能生成析晶層,那是因為釉裏豐富的助溶劑是生成析晶層的必要條件。反過來,只要胎上施釉(高溫釉),則無論是色釉還是非色釉,析晶層都會產生。除了雜質原因之外,非色釉的高溫釉都是「透明釉」,也即玻璃質感的釉。紋飾之外的釉就是這樣的「透明釉」。《明清瓷器鑒定》作者把這樣的釉稱之為「白釉」「青白釉」,甚至於無顏色紋飾的器物就叫做「白釉器」。「白」從何來?透明釉下的析晶層也!析晶層的結晶體對白光漫反射的結果,呈現白色,如同北方冬季窗玻璃上水汽在早晨結晶為白色的冰花那樣,也像白色的晶體結構的雪花!
這顯然不是釉的顏色,所以稱之為白釉是不對的。如果透明釉裏存在青色雜質顏色(例如釉灰的雜質就是青色,作者說是鳳凰草顏色是錯誤的),那麼析晶層的白色與釉層裏雜質顏色的疊加就成了「青白色」,這就是所謂「亮青釉」的來歷。但是,這不是一種顏色釉,而是析晶層的白色為基調的色。也就是說,《明清瓷器鑒定》裏所有的「白釉」「青白釉」都是錯誤稱呼。
因為這個原因,《明清瓷器鑒定》裏把色釉留白說成是人為施加的「白釉」,是作者不懂得陶瓷生產工藝和過程,不懂得所謂「白釉」產生的原因,而自我杜撰出來的天方夜譚。
圖3、古陶瓷斷面電子探針掃描圖像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