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鑒寶收藏 > 详情

湖南汨罗出土两件商代青铜器

2021年11月26日 14:39:59  來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邓霞

出土的铜觥。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本报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透露,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永青村村民近日在拓宽一条乡村公路时挖出两件商代青铜器,分别为铜觥和铜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讯后随即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据了解,这两件青铜器出土于一处名叫野猫咀的小山山顶上,海拔约80米,与汨罗江的直线距离约2.3公里。通过地面调查、洛阳铲钻探等方式,铜器出土地点未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层或其它遗存现象。

负责野猫咀铜器出土地点调查勘探工作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盛伟介绍,湖南地区曾出土过数量较多的商周青铜器,其中有很大一批发现于江边或江旁的山坡和山顶上,且多以单件或成套的形式出自坑中,而在其附近往往未发现其它遗存,因此约定成俗地称为“祭祀坑”。

出土的铜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铜觥出土时侧置平放,铜壶倒置于铜觥内。铜觥器身呈扁圆形,通高67厘米、通宽41厘米、圈足高10厘米、流长25厘米,重13.45千克。铜壶为直口、深腹、平底、矮圈足,通高31厘米,上口径12厘米,圈足底径15厘米,重2.25千克。

“两件器物表现出长江流域地方青铜器的特征,年代大致属商代晚期。”盛伟称,铜觥器形高大、怪异,类似造型极少见到,但纹饰整体风格与以尊、罍为代表的殷墟时期南方特征青铜器相一致,如突出眼睛的变形兽面纹、“C”形扉棱、羊角腾空设计的平嘴牺首等。铜壶的腹壁相对较直,下腹较高、外鼓不明显,口沿下方饰弦纹和宽口呲牙的兽面纹,与中原地区常见铜壶有异。

目前,两件青铜器已被汨罗市文物保护中心追回,并入藏该中心的文物库房。(记者 邓霞)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环球时报记者郭媛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2日表示,当天东...
台资通电军“倚网谋独”终是死
台资通电军“倚网谋独”终是死台湾资通电军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便充当“台独”分裂势力的爪牙,无所不用其极地对大陆开展网络攻击渗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