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鑒寶收藏 > 详情

令人震惊和错愕的央视古陶瓷鉴定

2021年12月13日 14:22:49  來源:香港法治网

【本报讯】中国经济报道网总监、本报社总裁成雨看到2021年10月29日的一则「珠海嘉禾套路拍被查封,涉案7600万元,北京多位知名鉴宝专家故意配合诈骗的新闻,非常气愤,提笔再次呼吁社会各界要擦亮眼睛相信科学反对眼学,让文物收藏回归理性,让文化自信从探索文物未知,揭示文物本源,科学求真求实开始,把习主席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号召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报道网总监、香港法治报社总裁:成雨

可能您怎么也想不到,堂堂的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在收视率仅次于新闻和连续剧栏目的“一锤定音”节目里,会大量充斥着误导收视观众、误导中国古陶瓷文物收藏、误导文物市场、误导文博人员的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违背基本的客观事实、违背中国古陶瓷历史的一系列眼学说教,联想到关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不禁会震惊不已!中国经济报道网总监成雨在北京理工大学蔡礼君教授的全面推动下,配合蔡礼君教授写书“呐喊”批判《明清瓷器鉴定》和中央电视台“一锤定音栏目”,去伪存真保护国家文物不受损失。

书籍《“眼学”还在贻误中国》第一部

一、违背科学常识,令人错愕不已

“一锤定音”里古陶瓷鉴定遇到科学知识问题时,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乔老爷乱点鸳鸯谱”,请看如下事例:

1、烧窑=窑变

“窑变”是中国古陶瓷历史中最为著名的基本科学知识,“一锤定音”杨静荣专家却公然说:“只要烧窑就有窑变,就是烧好烧坏都有变化,出来都是窑变”!

又说:“釉层厚温度高”就能“窑变”,釉薄温度低不会窑变。

2、氧化铁是盐

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专家杨静荣说:“唐代邢窑白瓷釉色是白中带青,为什么呢?因为唐代邢窑白瓷是还原盐(字幕也是打出了“盐”字)烧出来的,其实还原盐就是氧化亚铁,是青色,就像青白瓷的颜色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金属氧化物不是盐!

3、两三千年颜色不变

年代久远的瓷器颜色有变,是瓷器老化之必然。但是杨专家说: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温度都很高,一千三百多度,肯定不会出现变色现象。温度高了两千年三千年也不会改变颜色

4、氧化铜是红色

我们知道,氧化铜是黑色。但是杨静荣专家在鉴定瓷器描金时说:“古代的金里边含有一点微量的氧化铜”所以“它都泛一点铜红色”。并且声称这是他的鉴定经验。

5、墨彩是“剔黄”

清代珐琅彩和粉彩瓷器的黄色是“锑黄”,在鉴定一件黄色瓷器里墨彩时,杨静荣专家说:“墨彩也是珐琅彩里面的剔黄”

6、米黄釉会飞

瓷器黄色只有铁黄和锑黄两种,锑黄用于珐琅彩和粉彩。但是,无论什么黄,都没有什么飞了的问题。张如兰专家神秘地告诉观众,米黄釉难烧,因为米黄釉会烧飞了。

7、白釉=透明釉

瓷器有色釉和透明釉之分,黑釉白釉也是色釉。透明釉即玻璃釉,除了釉中的微量杂质颜色外,透明的特性与玻璃相同。但是张如兰专家说:“白釉一定是透明的”,现场嘉宾幽默地说:“透明釉肯定也不是白色的”

8、气窑烧显白=气窑烧显青

张如兰专家说气窑烧的瓷器显白,杨静荣专家说气窑烧的瓷器显青。

9、白釉好→瓷器好

中国古陶瓷的白釉只有高温和低温两种,都是乳浊釉。张如兰专家认为白釉是透明釉,所以说:“清代瓷器烧得特别好取决于白釉烧制的成功”

10、白色是釉下彩

杨静荣专家说:“醴陵釉下五彩之前,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白色、蛋青色四种”,至于釉下白色、蛋青色是什么颜料,他一概不知。杨专家说釉下施彩后罩透明釉,而张如兰说是罩白釉。

11、瓷器收缩率30%

瓷器烧制前后,因为烧制前胎釉里含不到20%的水分,所以烧制后重量和尺寸会减小,收缩率最多20%。杨专家说:“底款密集是没有考虑好收缩率”,瓷器烧制后大小的“收缩率是30%”

12、贯耳瓶=穿带瓶

《邛窑古陶瓷研究》提到:“贯耳式样,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髙颈陶壶即有雏形。”《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投壶的双耳是魏晋时期加的,是为了增加投箭等级。宋代开始把“双耳投壶”用于瓷器造型,成了贯耳瓶。

张专家把瓶底开长方形孔以便穿带提拿的穿带瓶与上面有两个圆通孔(贯)耳朵的贯耳瓶混淆在一起,说什么贯耳瓶也叫穿带瓶。不仅如此,张专家还编造了贯耳瓶始于雍正的假历史。

13、黑釉抗酸碱腐蚀、抗氧化

杨专家说黑釉发亮是因为黑釉抗腐蚀。不管是釉上、釉中,还是釉下彩,黑釉的黑色主要成分就是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包括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没有一种是抗酸碱腐蚀的。铁和氧化亚铁还特别容易生锈(被氧化)。

14、白胎就能烧出“翠青釉”

“翠青釉”系永乐年烧制成功的举世罕见的釉色,后来失传。直到如今翠青釉仍然难烧,因而受到藏家吹捧和青睐。杨专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烧制翠青釉的技术难题。那就是他说的用“白胎”。

15、炻器烧铜红釉

炻器是陶器和瓷器之间状态的器物,例如紫砂壶。其烧制温度也是在1150~1200度之间。杨专家居然说炻器烧成温度1200度以上,还说可以烧成铜红釉,那样岂不是成了瓷器?而且,紫砂器是在还原反应中烧成,铜红釉是在还原反应中烧成。真正是南辕北辙。

大凡谈到科学的基本常识,“一锤定音”专家都是如同杨专家这样,不是“天马行空”,就是“一头雾水”,最后是“啼笑皆非”!

二、罔顾客观事实,编造“时代特征”

眼学专家特别喜欢说什么鉴定就是要掌握“时代特征”。至于说何为时代特征,那就要听他(她)道来。不是霸道地宣布“一看就是现代仿品”就是扣上“没有时代特征”的帽子。因为他(她)知道时代特征,别人不知道,所以就可以指鹿为马、张冠李戴。请看如下事例:

1、杨静荣专家说邢窑的时代特征是“白中带青”,但是绝大部分甚至于全部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白中带黄”。因为年代久远,表面的微量铁和氧化亚铁早已经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生锈)了!

2、杨专家说龙泉窑上的双鱼纹是元代(他说元代龙泉窑很少有纹饰)以后的明清的时代特征,但是十分恰巧的是我们拿到了北京故宫藏元代龙泉窑和台湾故宫藏元代龙泉窑里有双鱼纹图案纹饰!

3、张如兰专家说:“清早期霁蓝釉的色调比较亮丽,此瓶颜色发黑,不符合时代特征。”,但是恰巧《明清瓷器鉴定》第223页左侧第18行,在论述清早期霁蓝釉时写到:“有的釉面也出现匀净的橘皮棕眼和聚集的小气泡......厚者,釉色浓深浑暗。

4、在鉴定一只“康熙青花罐”时,张如兰说:这只罐腹部靠上,康熙罐腹部不能靠上,这是时代特征。可是《明清瓷器鉴定》的康熙瓷罐的图谱里,恰恰有许多腹部靠上的标准示意图!

5、上述青花罐不是“翠毛蓝”,张专家说不是“时代特征”。但是,客观事实是大量馆藏康熙青花翠毛蓝者少之又少,大多数并非翠毛蓝。《明清瓷器鉴定》在论述康熙青花三个时期时写到:“这三个时期的青花色调及釉面呈交替性变化,灰暗晕散色调及青白釉面周而复始地出现。”

6、张专家说到:“马蹄碗最早出现这种造型是从康熙开始的”,但是馆藏文物证明,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成化年以及后来的嘉靖年都有了马蹄碗。

7、张专家多次说:“明代碗一定是深腹和垂腹,这是时代特征”,可是,当我们打开明清两代碗的图谱时,看到:大量的宣德到万历的碗都不是“深腹、垂腹”,而清代碗也是深浅腹的都有!

8、“一锤定音”一档节目杜撰出来一个所谓的“垫烧”工艺的“时代特征”,如图9.2.我们知道,从北宋开始,为了增加产量,碟、碗、砵等类小型瓷器有采用覆烧和摞烧两种叠烧工艺。只有较大的立件瓷器才用垫烧。图9.2.是一只砵,器型很小,不会采用浪费空间的垫烧。因为圈足施釉,说明是采用了叠烧工艺。又因为口沿处釉层稀薄,说明是摞烧。但是张专家却说那是垫烧,是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其实她是不懂得什么是垫烧、什么是摞烧和叠烧。

9、在一台“一锤定音”节目中,张如兰专家说:“这件青花罐纹饰的名字叫青花披肩,只有康熙时才有”。张专家在这里又提出了一个纹饰的“时代特征”。可是,翻开明代纹饰图谱时,各种各样的青花披肩纹饰跃然纸上!其实披肩纹饰最早元代纹饰上就出现了。

10、在同一台节目里,张专家还给清代和民国瓷器人物脸色总结出了《时代特征》规律:“清代人物脸是赭石色,民国是粉色”。当我们打开清代瓷器图片时,发现大部分仕女脸色都是粉红、橘红、苹果红,只有少数男性和外国人脸是赭石色。

11、一台鉴定灯笼瓶这样的直筒型瓷器时,张专家说:“灯笼瓶从康熙时才有,直筒型瓷器是清代官窑标准制式”。但是,在元、明朝就有许多的筒瓶,例如《明清瓷器鉴定》的第142页图259就是明万历时期的筒瓶、158页图286是明天启时的筒瓶、164页图297和图299是明崇祯时期的筒瓶。

12、张专家又说青花淡描只有清代才有,其实早在明成化时青花淡描已经妇孺皆知了。

13、在2020年06月07日 21:05一锤定音节目里,张专家又来了惊人之语,说什么永宣时期没有祭红釉带白花的瓷器,明代祭红釉到了隆庆年间才出现带白花的祭红釉,这是时代特征。先不说她曾经多次说祭红釉永宣后失传,到了清康熙才复烧,隆庆年不可能烧制祭红釉;我们只说永宣祭红釉,客观事实是:在故宫博物院里就有祭红釉带白花(龙纹)的高足杯!

14、张专家再创造出,民国红釉的“时代特征”是比现在的仿品质量好。而之前她曾经说现在技术先进,要多红有多红!你们看,她想起什么就是什么,无穷无尽的由其自我制定了大量的时代特征!不要证据、不要历史、不要客观存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意误导收视大众!

读者们,请注意:她是在代表中国中央电视台在鉴定中国古陶瓷啊!中国古陶瓷是可以如此被歪曲、被糟蹋的吗?!

三、不学无术,伪造历史!

中国古陶瓷历史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在你没有拿出证据之前,在你没有最新研究成果之前,你总不敢像编造“时代特征”那样来编造历史吧?我们的“一锤定音”专家还真的敢!例如:

1、2016年10月16日央视《一锤定音》节目,专家杨静荣在鉴定一件祖传雍正款红色窑变釉四方瓶时说道:“故宫的所有铜红釉和窑变釉都很亮,为什么呢?因为铜红釉和窑变釉都是高温1350度烧成的”

事实是永宣铜红釉烧成温度是1230度,康熙到晚清的铜红釉烧成温度是1150度。【1,2,3】。1350度烧成铜红釉没有任何历史记载,杨专家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2、2015年的一次“一锤定音”节目里,杨静荣专家对电视观众说:“中国解放前使用柴窑、解放后使用煤窑、七十年代后使用气窑,八十年代使用电窑。专家的中国烧瓷燃料历史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用煤烧瓷器的历史从河南巩县铁生沟和郑州荣镇两处大型冶铸遗址的陶窑中发现用煤痕迹,可以证实中国汉代就已使用煤炭烧制陶瓷器了。铁生沟冶铸遗址位于巩县城(孝义 镇)南20公里。这里除发掘出冶铸遗迹外,还在一些烧制陶器的窑炉中,发现了“煤灰”和“原煤块”,说明汉朝中期已经使用了煤作燃料来烧陶瓷。北方的馒头窑就是用于烧煤产生短火焰的古陶瓷窑,例如耀州窑遗址就是我国北方馒头窑的典型。

5.1.所示的就是明代烧煤的“馒头窑”遗址

5.2.是宋代北方烧煤馒头窑遗址图片

3、张专家“霁蓝釉在明后期失传,只有到清代才开始复烧”的历史也是编造的。历史文献中没有这样的记载,馆藏文物里也证明没有失传。

在该节目之后的另一次节目里,不知什么原因,张专家鉴定肯定了一件万历的霁蓝釉瓷器,岂不是自相矛盾到极点了吗?!

4、张专家在“一锤定音”节目里说,中国宋代才开始烧制黑釉瓷器。事实是,在镇江东汉墓出土的黑釉小罐和浙东出土的东晋和南朝墓中屡见的黑釉瓷器【1】,可以证明我国黑釉瓷器产生于东汉稍早期无误。历史相差一千年啊,我们的眼学专家怎么可以这样胡编乱造中国民族的历史呢!

5、张专家说,宋代主要是北方窑烧制黑瓷。但事实是南方的建窑、吉州窑都是文明天下的黑瓷窑口。宋代时,南北各地有三分之一的窑厂烧制黑瓷【1】。

6、张专家说金代产生了铁锈斑黑瓷,其实是宋代早已经产生了铁锈斑黑瓷【2】。

7、张专家又无端地把粉青釉历史推后六百年。

在同一台节目里,张专家说:“一色釉特别是粉青釉,只有从雍正才开始有”。实际历史是:我国龙泉窑始于北宋晚期,到了南宋时期,龙泉窑开创了石灰碱釉,并且首先应用到仿越窑瓷器之中,创立了著名的“粉青釉”【1,2,3】。这个时间比雍正时期整整早了六百年!

8、张专家说什么螭龙在瓶子上的装饰是从清朝才开始的。其实,很容易证明螭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极具美好意义象征,早就出现在古陶瓷和古玉纹饰里。事实可以充分证明:至少是宋代早期的古陶瓷上就有螭龙装饰符号。张专家再次把中国古陶瓷的螭龙装饰,拉后八百年!

9、张专家说:喝茶盖碗起源于雍正时期。文献和实物证明早在唐宋时期就产生了盖碗。这位专家又把中国古陶瓷盖碗的历史拉后了一千年!

盖碗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宋朝的《演繁露》记载:托盏始于唐”,唐法门寺琉璃托盏这便是证明。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由巴蜀向后世传承,就遍及于整个南方至全国有证据证明,在宋代的定窑、吉州窑、建窑 都生产过盖碗这样的器型瓷器。

10、张专家说绿彩起源于康熙时期。其实,中国古陶瓷绿彩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绿色铅釉陶器!瓷器绿彩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种,我国唐代长沙窑就产生了高温绿色彩釉;唐三彩、辽三彩、宋三彩都有中温或者低温铜绿彩釉;元代磁州窑的中温绿彩透明,称之为“孔雀绿”;明代景德镇釉上彩有:浇绿、松绿、瓜皮绿、湖绿、苹果绿等。还有山西的“珐萃”。

在这里,张专家再一次把中国古陶瓷绿彩拉后了一千、甚至于一千八百年!

11、张专家说轧道工艺是从清乾隆才开始有的。其实是瓷器轧道工艺在元朝晚期已经出现,近年出土瓷器表明,明宣德年间御厂窑已经有成熟的轧道瓷器烧制工艺,明中晚期一度失传,清雍正御厂窑得以恢复烧制张专家又把我国著名的“轧道工艺”给拉后了四百多年!

12、杨专家说什么“六朝青瓷”有“釉下彩”是违背中国古陶瓷历史和基本科学常识的:

第一,中国古陶瓷历史不是如杨专家所说的先有釉下彩,而是相反的先有釉上彩,后有釉下彩。杨专家颠倒了历史。

第二,所谓釉上彩开始于金代是完全错误的,把中国古陶瓷釉上彩瓷器历史拉后(或者叫拉近)到九百年!,大跨度地推迟相关的古陶瓷历史。

第三,所谓釉下彩开始于六朝也是错误的,属于概念性错误。釉下施彩开始于唐代的长沙窑。

非常严重的是,“一锤定音”的两位专家都发生了这样的随意编造古陶瓷历史,而且都把中国古陶瓷各种类瓷器历史拉后(或者叫拉近)几百到上千年!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尊敬的读者,当您看到我们列举的只是“一锤定音”很少部分举例,您是否感到震惊和错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史,是可以这样被践踏的吗?!

绪论

从中央到地方,绝大部分电视台都开一套“鉴宝”栏目,类似于央视二套的“一锤定音”、北京电视台的“拍宝”那样的栏目。而且“一锤定音”栏目的收视率还是央视众多栏目中很高的。这除了栏目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民间存在大量文物收藏爱好者,尤其是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收藏怎么样,有没有真东西、有多少真东西、价值如何。还有希望加入文物收藏群体的人,希望在这些节目里获得鉴定文物、尤其是鉴定古陶瓷的知识和方法。这样一来,各电视台的“鉴宝”栏目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栏目了。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和文物考古,并且把文物保护和考古上升到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的高度去认识了。

本来,中国历史上民间收藏是不乏其人的。但是收藏人群占社会总人数比例依然是微乎其微的。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财富不足(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才能有能力和精力去谈收藏),另方面是文化程度比较低,鉴定真伪就成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是中国民间收藏存在的几乎是永久性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仅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拍卖公司的出现、文物市场的出现,激励起来了民间的收藏发财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仅导致了假货兴起、甚至于泛滥成灾;而且导致了盗墓风潮兴起、大量文物流失国外!

排除盗墓灾难,假文物泛滥成灾这件大事,就与文物鉴定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不仅是收藏大众上当受骗,官办私办博物馆也是充斥几乎无法估计的假文物,拍卖公司拍假卖假已经司空见惯了。以至于我们的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上说:“文物保护单位一定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

如果说拍卖公司是唯利是图才收假拍假的话,那为什么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这样的权威文物鉴定部门还总是买假收假呢?毫无疑问,这些鉴定部门是识别不了假文物了。事实上,多年来,只有上当受骗的记录却没有一次能够识别假文物的历史记录。屡鉴屡错绝非偶然!这才导致了习近平主席说:“文物保护一定要靠科技”的重要指示!

毫无疑问,当今文物鉴定,至少是社会文物鉴定不是依靠科学,而是依靠“眼学”!而眼学权威们,正是这些官办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专家。

我们在《“眼学”还在贻误中国》第一部里,全面地剖析了眼学反科学、反知识、反工艺的唯心主义“感觉论”本质,在序言里不再重复。如果说,有什么眼学专家不服气的话,那你就拿出眼学看家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地鉴定一次看看怎么样?理论和标准都是错误的,怎么可能产生正确的鉴定结果?试看我们《“眼学”还在贻误中国》第二部给您慢慢道来。

其实,类似央视的“一锤定音”和北京电视的“拍宝”栏目,至少是在古陶瓷鉴定上,采用的是眼学鉴定这一套方法,一直在错误地引导或者说在误导百姓收藏、文物保护收藏、乃至国家文物收藏;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是极其深重的。例如“天下收藏”的“砸真存伪”就是最典型的写照!希望广大观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为了百姓收藏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文物收藏的千年大计,为了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的“文物保护一定要靠科技”,我们不得不撰写了这《“眼学”还在贻误中国》的第二部,把这些电视鉴宝的无穷无尽的荒谬绝伦剖析给大家,以正视听。

责编:蔡礼君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