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9月25日,“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組裝完成,正式亮相天安門廣場。
據瞭解,今年的大花籃以喜慶的花果籃為主景,籃內擺放著柿子、石榴、蘋果,以及牡丹、玉蘭、月季等,寓意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碩果累累。底部花壇採用心形圖案,寓意紅心向黨,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花籃頂高17米,籃體高15.3米,底部直徑達50米。籃體南側書寫著“祝福祖國,1949-2017”字樣,北側則書寫著“喜迎十九大”字樣。
此外,在廣場兩側綠地還佈置了12根花柱、18個花球及5000平方米花帶。晚上還將運用燈光變化,豐富夜景照明效果。
記者還獲悉,根據今年國慶花卉佈置設計方案,在長安街國貿橋至新興橋之間,地栽地擺花卉2.5萬平方米,佈置容器花卉100組。花卉以紅、黃兩色調為主,突出熱烈、喜慶,歡樂的節日氛圍。
據介紹,近年來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佈置情況在主題上突出了“政治性、首都性、人民性”,形式上則突出了“時代性、特色性、節日性”。從2011年開始,“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就一直作為廣場中心花壇,在國慶日期間向祖國獻禮。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新發展理念吹響邁向強國“衝鋒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總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研究國內發展大勢,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以新理念、新作為標注中國經濟的新方位,吹響了中國從大國邁向強國的衝鋒號。
創新發展成為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只有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我國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順利運行,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建成使用,使用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多次刷新世界紀錄……一系列創新成果,彰顯著中國的創新活力。
協調發展奏響“協奏曲”。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多中心、網路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西部大開發、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向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雄安新區建設正如火如荼;長江經濟帶發展平穩,“一帶一路”倡議正落地開花。新型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16年底,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7.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1.2%,分別比2012年末提高4.8和6.3個百分點。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不斷縮小。文化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速: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占GDP比重從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局面正在形成。
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改善。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綠色發展觀深入人心。黨中央把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推進一系列改革舉措。綠色產業發展壯大,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居世界第一位,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9.7%。生態環境品質有所改善:2016年,全國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環保督查力度不斷加大,法律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先後出臺。
開放發展譜寫共贏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2016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4.3萬億元,占世界貿易總額11%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3萬億元,占中國貿易總額比重達25.7%。2016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5.35萬億元,從2012年的世界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到2016年末,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近五年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投入運轉,設立金磚銀行和絲路基金,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及今年9月廈門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都是中國開放發展的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共用發展提升全體人民的獲得感。 讓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12-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4%,達到23281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4127元增加到33616元,年均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389元增加到12363元,年均增長8%。為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通過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下降至2016年的4335萬,年均減少近1400萬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2013-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每年超過1300萬,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左右。九年制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以上。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79億人、2.95億人、1.81億人、2.19億人和1.84億人,較2012年末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集中體現了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集中揭示了中國將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必將引領中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