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详情

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

2022年03月29日 13:57:43  來源:人民网

深圳莲花山,迎风而立的一棵高山榕,华盖亭亭。

时光追溯到十年前,2012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在具有地标意义的莲花山上,种下这棵树。国内外从一棵树观察一条路,从中感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的昭示。

从深圳到北京,十年来每逢春日,择一处植树点,挥锹培土、围堰浇水。白皮松、西府海棠、银杏、碧桃、榆叶梅、矮紫杉……在时光的流淌中,树的年轮镌刻下中国的印记。

树是岁月的见证,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千百年,取材于树的纸张承载了悠悠文明,取材于树的梁柱建筑万千家园,取材于树的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山西的那棵老槐树,连接起亿万中华儿女的根。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伴着春风春雨,殷殷嘱托激荡大地、浸润人们心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绿色发展的故事,正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动演绎。

十年坚持,昭示矢志不移的方向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2013年春分过后,习近平总书记抽出半天时间,到北京丰台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地点就选在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河畔。

携着泥土芬芳的春风扑面而来,扛起铁锹,总书记大步走向植树点。这一画面,和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的镜头,跨越时间的长河重叠在一起。脚步坚实走在黄土地上。山高水长,本色依旧。

梁家河的田埂边、山坡上、林木下,留驻了多少青春回忆。后来,习近平同志赴河北正定工作,再到福建,到浙江、上海,一路走来,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

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在一篇题为《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习近平同志如此赞颂树的顽强生命力。

福建工作期间,面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难题,习近平同志先后五下长汀,努力改变当地越穷越挖的发展模式。种树,他同样率先垂范,留下一片苍翠。

那一时期,正是植树造林在中国大地上方兴未艾之时。

斗转星移,中国人用双手种出了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非凡成就。义务植树40周年之际,中国拿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升到现在的23.0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

2015年春天,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恢复、生态保护。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行进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看得有多远,走得有多稳。

浙江安吉余村,一个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享誉中外的山村。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发展模式还是砍树挖矿。结果可想而知。

2005年夏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两山论的科学论断一锤定音。从卖石头卖风景,经济发展方式之变也波及到一棵棵树的命运。

中国的生态,在高速增长的车辙下碾出了坑洼。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危机感、紧迫感贯穿始终。早在2013年植树时,在讲成绩的同时,总书记更警示短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巨大的发展惯性下,一艘巨轮调转航道需要智慧,更考验魄力和勇毅。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背景里,常有树。根深叶茂的古树,硕果累累的果树,或被砍伐后留下的树坑、一片荒芜的沙砾地上枯萎的树。陕西秦岭,总书记语气严肃地形容违建别墅是海市蜃楼,水中月啊,登上月亮垭,他久久凝视那片蓊郁的山林。

对向阳而生的新树,怀揣希望。在河北雄安新区调研,远眺一排排迎风招展的树苗,习近平总书记感叹时间的力量: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

对历经风霜的老树,心怀敬畏。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腹地考察,仰望高耸入云的林木,总书记感怀时间的流淌:川流不息,不舍昼夜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全局之计,长远之策,昭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鲜明态度。

短短十年,时光倏忽。理念变了,思路新了,格局宽了,山川面貌也焕然一新。就拿2015年和2016年北京的两处植树点来说,一个位于朝阳区孙河乡,一个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过去的农贸市场、搅拌站等,都拆迁腾退成绿地,村民们纷纷迁入新居,日子翻开了新的一页。植树点发生的深刻变迁,正是治国理政恢弘篇章下一个个生动案例。

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风格,也是中国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袭来。那一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更改既定的植树日程,留下了一张不寻常的戴着口罩的植树照片。植树时,他亲切地对一起劳作的干部群众说,这次来: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年笃行,汇聚亿万人民的力量

20154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的植树点。在植树前夕审看活动方案时,总书记对方案调整作出明确指示:

是领导到群众中去,一起参加劳动,不是群众陪领导。

植树点要在造林规划中选,选群众植树的地方,不单独安排。

地面不要刻意平整、修饰,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也不要紧,铁锹和水桶都用现成的。

树种要根据规划和地块的实际需要选择,不要名贵苗木。

…………

那一年植树,给现场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地面高低不平,泥巴混着砖块,一铁锹下去,当当作响。鞋上也沾满了泥。”“原先打算买新的铁锹水桶,但领导说就用现成的,旧的也不要紧。我们从附近绿化工地和村民家借来铁锹,有的还有豁口。铁锹就堆在地上,都是自己去拿。”“种的是一水的圃苗,好养活,易成材。树苗就搁手推车上,领导和群众一起动手搬。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朴实的一句话,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生动写照。同他一起植树的干部群众多年后还能忆起那些细节:总书记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他穿个蓝褂子,看后面的领子都洗得发白了。

聊的也都是些家常话。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社区工作者殷金凤说:总书记问的谈的,都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社区绿化、绿色出行、节能节水节粮,还有居家养老。

总书记问村民都上楼了吗,回迁房有多大面积,还问了村里的产业、乡亲们的就业。来自朝阳区东八间房的李昆,讲述了村子的新变化,还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榆树告诉总书记过去家就在那儿。而今旧貌换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我们共同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一个大花园。

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2013年春天,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人民的所盼所愿,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念: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就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人民谋幸福,正是植树造林的如磐初心。把时间尺度拉长,时代变迁中的发展问题会随时间流淌不断更迭。从盼温饱盼环保,从有没有好不好。小康路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呼唤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国之大者来考量。

2021年,在北京温榆河植树点,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生活好,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生态。美丽中国不光是涂脂抹粉,真正是健康。我们的山川河流是健康的,孕育生活的中华民族是健康的。

植树造林,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重温一年年叮嘱,拳拳之心,蕴于字里行间。2013年,总书记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这一阐释,之后年复一年地强调和丰富。2014年,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2015年,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2016年,不仅要把全民义务植树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动员全社会参与2017年,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2018年,人人出力,日积月累2019年,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关于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植树时多次提起,瞩望的正是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树要怎么种”“责要如何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在改变。码上种树”“云上护树蔚然成风。

致广大而尽精微。成事之道,亦是践行之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复一年的垂范,日复一日的讲述,绿化意识扎根大地,种进了下一代的心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专门嘱咐,植树时,小学生不要全市选拔,就近组织几个班参加,一个孩子都不落下。孩子们天性活泼,边植树边玩耍也没关系,主要是培养热爱劳动、美化环境的意识。

南湖中园小学的孩子们,有一年来植树。总书记搬起一棵一人多高的海棠树苗放入树坑,两个孩子上前扶住树苗。

小心手啊。”“慢一点,别铲到脚。看到孩子们动作不熟练,总书记关切地提醒,又手把手教给他们怎么拿铁锹、怎么拎水桶、怎样培土围堰。

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次植树,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孩子们说:“10年后,20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作一边对孩子们说:这是我们共同给树苗浇水,实际上也在为你们浇水,这叫培育,培育年轻一代。”“从小就给它扶正了。

2021年植树结束后,一群红领巾围拢过来,依依不舍。总书记笑着望着一双双满怀憧憬的眼睛,殷殷嘱咐道:我们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三十年。你们现在十岁,到时候四十岁。国家栋梁啊!掌声四起。

你们这一代应该说是民族自豪感荣誉感最强的,因为你们生长生活,看到的就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吧!

十年奋斗,绘制美好未来的底色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2017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恰是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种树者”“乘凉者的动人故事。再苦、再累、再艰辛,他们憧憬着、期许着,展望着美好未来。

河北塞罕坝,半个多世纪里,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上种出了一片绿色的海。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听林场三代职工代表讲述改天换地的动人故事。从荒漠上谱写青春之歌,到森林里聆听自然之乐,境遇不同的三代林场人接力奋斗、信念如磐。

甘肃八步沙林场,总书记一路颠簸来到这里。昔日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而今黄绿交织、沙退人进,每一寸绿都有奇迹。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沙地上,习近平总书记举目远眺,感慨系之: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

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三北精神……一道道阻断风沙的屏障,一座座令人感佩的精神高地。还有杨善洲,这位在退休后毅然重返大山的老共产党人,当年撂下一句滚烫的话: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一去就是20多年。他的手,粗粝得像古树的根。生生不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力量,就握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双手里。

中国的奋斗故事,不少和树有关。

陕北高西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昔日土地贫瘠,山枯水竭。老一辈都有吃不饱的记忆。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松、柏、槐、榆、杨、柠条,还有苹果树、枣树、杏树、核桃树……一幅色彩斑斓的大写意!那是几代村民拍崖畔、筑地埂、挖水沟、垒埝窝的辛勤耕耘。

再看福建三明,改革之路披荆斩棘,关键之一正是

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一度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习近平同志在当地工作期间迎难而上,提出要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我认为,林权改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三明由此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策源地。敢闯敢试的精神也滋养着闽江两岸。今天的他们,勇当林业碳票的探路者,路越走越宽。

新绿初绽,在这片朝气蓬勃的沃土上,阳光刷新着大地,周而复始;年轮记载着时间,斗转星移。2017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定义着值得期许的未来。

一棵树,千百年长入云霄;一座山,千百年巍然屹立。显功潜绩,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口碑。这十年,参加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这也正是他的一贯遵循:要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

生态问题,考验着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望向更长远的未来: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也有人用短视的决策去应付,伐树毁林的教训极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严肃告诫:不作为对党和国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时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对自然的敬畏,植根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根脉里。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文明与生态兴衰的深刻辩证中,思考着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挥锹植树,着眼的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实践,中国引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新高度。建设绿色家园”“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胸怀天下,总书记娓娓道来。考量今日中国的世界角色,他说,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

有主张,更有行动。2020年秋天,中国向世界承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两个多月后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宣告: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转过年来,又逢春日植树时,总书记谈到了其中要义:要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960多万平方公里,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树,时间的见证者,文明的守护者。无论是挽住云河洗天青的豪迈之情,还是把泪焦桐成雨的缅怀之感;无论是记者见面会上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言志,还是外交舞台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旁征博引,抑或在国内考察中时常引用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寓意深远的树,绿意盎然的树,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徐徐铺展的历史画卷上。

责编:温倩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