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昨日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密切观察中美贸易摩擦事态发展及其对香港经济的影响,适时推出多项支援措施。
【本报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昨日在本港一个论坛上谈及中美贸易战。他指出,特区政府一直密切观察中美贸易摩擦事态发展及其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并会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确保为业界提供适切的支援。他说,现时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已显著增加,环球经济及贸易和投资气氛亦已经转差。虽然现时的经济数据仍然不错,但前景并不乐观。当局已适时推出多项支援措施,包括加强中小企融资担保的特别优惠措施、加强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的服务、协助业界开拓市场及生产基地、资助个别香港非上市企业提升其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等。
港转口贸易受直接负面影响
张建宗在名为“贸易战、大湾区建设与香港”论坛上指出,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贸易中心,中美货品贸易有不少是经香港转运的。虽然有关的关税措施并不针对香港出口产品,但随着中美摩擦升温,所涉及的征收关税项目涵盖面扩大,对香港的转口贸易已造成直接和负面影响。由于厂商希望赶及在关税措施实施前出口,去年中香港的货物出口货值强劲增长。然而,根据最新数字,货物出口货值继在去年10月录得14.6%的双位按年升幅后,于11月份大幅放缓至录得0.8%轻微按年跌幅。
他表示,不仅香港的贸易及经济活动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影响,亦波及其他经济体系以及国际社会的不同层面,间接影响会更加严重。特区政府一直密切观察事态发展,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和适时推出多项支援措施。政府已迅速回应业界诉求,推出多项短期针对性措施协助业界,包括加强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就中小企融资担保的特别优惠措施、加强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的服务,以及香港贸易发展局继续透过组织商贸考察团、商贸配对服务等协助业界开拓市场及生产基地。为鼓励和协助香港企业拓展市场及提升竞争力,当局提前在去年8月推行“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下的东盟计划,资助个别香港非上市企业提升其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在东盟市场的业务发展。
洽商签订自贸协定投资协定
在中、长期措施方面,当局会继续透过洽商和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与理念相近的贸易伙伴建立更稳固的双边关系,并深化香港与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融合。自本届政府上任以来,香港已与12个经济体(东盟10国、格鲁吉亚及澳门)签订3份自贸协定。香港亦完成了与马尔代夫和澳洲的自贸协定谈判,正寻求分别与英国及太平洋联盟(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缔结自贸协定。香港亦计划在东盟与相关经济体,即澳洲、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和新西兰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谈判后,根据当中有关新成员加入的条款,寻求加入该协定。
特区政府亦会扩展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地域覆盖范围至一些与香港有密切经贸联系和具市场拓展潜力的新伙伴和市场,以发掘商机和促进香港的外来直接投资,驻曼谷经贸办会于2月8日正式设立。当局期望尽快设立驻杜拜经贸办,并会继续与相关政府商讨在莫斯科、孟买和首尔设立经贸办。
他又指,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特区政府已确立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首选平台和重要节点。秉承香港的独特优势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当局制订5个“一带一路”的策略重点,包括加强政策联通、充分利用香港优势、用好香港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促进项目参与和建立伙伴合作,以推动与内地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地区伙伴的协作。当局会继续透过“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提供资助,加强对外宣传本港专业服务,以及协助专业服务界别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及应对挑战。
港府支援业界措施
短期措施
★加强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就中小企融资担保的特别优惠措施。
★加强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服务。
★贸发局继续透过组织商贸考察团、商贸配对服务等协助业界开拓市场及生产基地。
★去年8月推行“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下的东盟计划。
中长期措施
★继续透过洽商和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与贸易伙伴建立更稳固的双边关系。
★扩展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地域覆盖范围至一些与香港有密切经贸联系和具市场拓展潜力的新伙伴和市场。
★制订5个“一带一路”策略重点,包括加强政策联通、充分利用香港优势、用好香港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促进项目参与和建立伙伴合作。
推动大湾区建设 香港确定三重点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特区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三方面主要工作,分别是要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致力便利本港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医疗和教育方面落户大湾区;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通,使香港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流动更为畅通。
张建宗昨日在“贸易战、大湾区建设与香港”论坛上指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是有友善的营商环境、广泛的国际联系和优质的专业服务,可以把这些优势与大湾区九市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较等优势结合起来。透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有助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同时,香港也可更充分发挥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角色,将国际联系和国际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也可与内地的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和机遇。
未来坐落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正是港深双方优势互补、凝聚科技协作的示例。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张建宗提到,特区政府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三方面的主要工作。第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拥有多间世界级的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深圳则是聚集内地创科资源和人才的枢纽。他说,未来坐落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正是港深双方优势互补、凝聚科技协作的示例,更可利用香港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汇聚本港、内地以至全球的创新资源,一方面将国际创科企业“引进来”大湾区,另一方面帮助内地创科企业“走出去”。
过去一年,中央在创科方面给予香港很大支持,包括习主席亲自批示,实现科研资金“过河”,使香港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可以使用内地的资金进行研究工作。香港亦与国家科学技术部及中科院签署合作安排和备忘录,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科研合作,并设立“大湾区院士联盟”等。张建宗称,这些政策有助缔造良好的环境,让香港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可以发展创新科技。特区政府会继续投放资源和推出措施,在吸引、培训和挽留科研人才方面努力。
拓阔优势产业发展空间
第二个工作重点是要致力利便本港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医疗和教育方面落户大湾区,为香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产业多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约有7000万人口,其中产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随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区内市场对世界级水平的专业服务需求预期会与日俱增。若香港能把握这个机遇,让香港的优势产业更好地落户到大湾区,一方面广东省的居民能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香港的优势产业也可以拓阔发展空间。
现时,广东省已推出“先行先试”措施,允许香港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设立门诊部。香港银行亦已可在广东利用试点措施设立异地支行,扩展网点,以及根据相关持股规定在内地设立控股基金管理公司。
促湾区生产要素便捷流通
第三个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通,使香港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流动更为畅通。
张建宗说,特区政府会继续做好“推广者”、“促成者”的角色,继续向各界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就如何有效推进大湾区建设听取意见,使相关措施能更切合社会各界的需要。当局亦会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沟通,寻求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并争取相关措施的落实。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