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综艺生活 > 详情

百载莲香留不住 旧式茶楼渐凋零

2022年08月10日 10:57:24  來源:文汇网

【本报讯】疫情之下,香港再有老字号酒家黯然结业。莲香饮食集团昨日凌晨在社交媒体宣布,旗下特许经营加盟商中环威灵顿街莲香楼及荃湾莲香栈均已于本周一正式结业;上环莲香居则仍继续营业。据了解,莲香楼、莲香栈两店合共聘用约60名员工,当中逾20名莲香楼员工称被拖欠最多4个月粮,昨日在工联会饮食业职工总会代表陪同下向劳工处求助,若连同其他未求助的员工,相信涉及的欠款逾300万元,但暂未能联络雇主。莲香楼承载百年港式茗茶文化,如今却长埋港人“集体回忆”中,昨日不少市民闻讯到酒楼外留影,有人慨叹传统味道、花工夫制作菜式的旧茶楼渐成绝响。

中环旧式茶楼莲香楼宣布结业,大门紧闭。(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莲香饮食集团昨日发表公告后,莲香楼及莲香栈亦分别在其社交网站发帖指“好遗憾地暂时要同大家讲声再见。”该帖表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老板已尽力支撑酒楼,惜终究敌不过疫情而要走到结业一步,“希望将来仲有机会同大家见面。”仍继续营业的莲香居则发帖指出,即使疫情持续下,该酒家依然屹立不倒,每天朝六晚十营业。

荃湾莲香栈同步结业

20名莲香楼员工昨日在饮食业职工总会代表陪同下到劳工处求助,表示遭公司欠薪。工会总干事招冠聪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求助人包括酒楼的经理、楼面、厨师等不同职位,涉及的劳工权益合共约150万元至200万元,员工指暂未能成功联络雇主。

招冠聪表示,据了解莲香楼约有50名员工,已遭拖欠数月薪金,部分员工于本周一因再次收不到粮已即日到劳工处求助。他并指,荃湾莲香栈亦有十多名员工受影响,工会稍后会协助他们到劳工处求助。

对于饮食业近日有复苏迹象,莲香楼、莲香栈却于此时选择结业,招冠聪指不太清楚其经营情况,但他引述莲香楼员工指即使在更恶劣的经营环境时,雇主仍坚持开晚市让员工“有工开”,而部分员工已在该酒家工作十几廿年。招冠聪强调,雇主有责任支付雇员欠薪及其他解雇补偿,如无能力支付应尽快签署“无力偿还书”,方便受影响员工及早向劳工处申请破欠基金。

他并指,近月饮食业确有快速复苏迹象,但非一朝一夕,加上业界竞争大,目前正处汰弱留强的状态。

莲香楼手写餐牌的价目仍用传统花码写法。下方为颜氏第三代传人设计的茶盅。(数据图片)

劳处吁雇主支薪赔偿

劳工处昨日回复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已接获部分员工求助,呼吁其他受影响员工尽快前往就近的劳资关系科分区办事处寻求协助。劳工处正联系雇主,并会敦促雇主按照《雇佣条例》及雇佣合约的条款支付雇员欠薪及其他解雇补偿,如发现有涉嫌违法的情况,会进行刑事调查,并考虑提出检控。如遇到雇主破产或公司清盘未能偿还欠薪或其他雇佣款项,劳工处会帮助雇员向破欠基金申请特惠款项。

不少市民及老食客昨日特地到莲香楼外拍照留念。杨女士表示,平日时常会带亲友到莲香楼品茗,“这酒家比较经典,猪肝烧卖等都是新式酒楼没有的菜式,之前曾带过日本友人一齐去,朋友也觉得非常新颖有趣。”

昨日结伴前往怀缅的李女士表示,只曾光顾过一次,没想到已是最后一次。她更向香港文汇报记者展示上次拍摄的茶杯等照片,认为非常具有莲香楼特色。两人均对莲香楼结业非常遗憾,对近年愈来愈多旧式酒家结业感到可惜。

年过七十的余先生昨日专程从西湾河来到莲香楼拍照留念,他指平日喜欢到旧式酒家饮茶,之前更带同澳门的朋友一同光顾莲香楼,因其茶色非常好,“便宜又香醇,可以冲多几转。”他指近年每当有旧式酒家结业,都会专门赶去拍照留念。他慨叹:“港人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快餐式餐厅愈来愈多,讲究传统味道、需花工夫制作菜式的旧茶楼便没有生存空间。”

食客细看莲香楼的结业通告。(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历两劫仍翻生 终遭疫魔击倒

(记者 广济)莲香楼经历约百年沧桑,好比广东饮食文化的百年历史书。它最初在广州西关开业,随后来港大展拳脚,曾经盛极一时,即使两度易址仍吸引茶客继续追随,但最终不敌疫情,告别一众茶客。

今年结业之前,莲香楼亦曾遭遇两次危机。20192月,因莲香楼所在物业被收购,地产商计划重建,该大厦拆迁在即,再加上本就面临的现代饮食业冲击的莲香楼决定休业。后因物业收购搁置,同年3月莲香楼又由老伙计们接手重开,易名“莲香茶室”,经营模式及风格保持不变,古色古香得以留存。

莲香楼结业后,「推车仔」的茶楼(酒楼)又少一间。(数据图片)

怎料老伙计接手不足3个月就面临黑暴对餐饮业的严重打击,加上2020年春节后疫情重创,接手一年的老伙计“蚀无可蚀”,走投无路之时,再由创办人的第四代传人接手,但易主两年,“莲香”逾一世纪的金漆招牌最终淹没在历史里。

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郑宝鸿表示,“莲香楼”由广州来港开分店后,凭驰名的月饼在香港饮食界独领风骚,加上出色的点心及茶叶俘获港人的胃,他表示以前传统茶楼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但随着茶楼相继倒闭,已经变成凤毛麟角。“我由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养成每日到莲香楼饮茶的习惯,与茶楼的伙计有很好关系,对莲香楼结业感到可惜及遗憾。”

【记者手记】行家:好可惜但不意外

(记者 唐文、文礼愿)再有老店落幕,令人不胜唏嘘。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采访多间老牌中菜馆经营者,所有人都对这一行业的先驱离场表示遗憾,却认同是情理之中,因为疫下餐饮业已艰苦挣扎两年多,中式酒楼更是其中较为脆弱,对营业场地、烹饪工艺、人员培训等门坎极高,削弱抗逆能力。然而,在时代夹缝中,穷则变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则,有人搬到楼上铺转型做私房菜,省却租金和人工开支;亦有人钻研外卖保鲜之法,让手工菜经外卖送到客人府上时仍保持原汁原味,绞尽脑汁力图渡过今次行业寒冬。

宋炎坤在工厦经营“潮味居坤厨工作室”,减省成本。(受访者供图)

屹立香港75年的咏藜园,负责人杨王小玲慨叹,疫情令生意急跌八九成,最差的日子每间分店每日只有4位数字收入,相比每日约5万元的开支,利润只是九牛一毛,偏偏老店讲求质量,不能因为蚀钱而将货就价,经营难度比小店更高。她说:“我压力最大时,一度患上‘鬼剃头’,但我性格唔容易屈服,点都想办法捱过去。”

该店3间黄埔旗舰店过往为保食物新鲜,从不做外卖,但眼见疫情令食客绝迹,惟想办法转型,开拓外卖销售渠道,以及钻研外卖保鲜之法,确保外卖犹如堂食菜式,但大业主不容许食肆在街上派传单,无计可施下,有经理灵机一触亲自致电熟客促销,“好难忘第一张外卖单有成900几蚊,马上找同事驾车送去客人的豪宅。”不消一周变招即见效,每间分店的外卖生意多达60多万元,“虽然埋单计数仍要蚀钱,但至少够养住班伙计。”

变招:拓外卖 搬上楼

宋炎坤有逾40年经营潮菜经验,目前经营“潮味居坤厨工作室”。他认为莲香楼结业是现代人饮食文化迭代的结果,“大家生活方式变了,不少年轻人已经不太欣赏虾饺、烧卖这些传统饮食;厨师也是一样,宁愿学西餐、寿司,也不愿做中餐这些湿手湿脚、费工夫的菜。”

由于疫下经营街铺成本太高,宋炎坤早前已结束经营十多年的街铺,改以私房菜形式为小量顾客服务,只剩他本人一位大厨及一两名楼面,餐厅设在工厂大厦高层,节约不少成本,但烹饪技艺却并未将就,老客仍赞不绝口。

新光酒楼常务董事总经理、创始人胡珠直言,自己在香港餐饮界闯荡约60年,疫情以来的市道惨淡前所未见,对于莲香楼结业虽感惋惜,也不太意外。“中式酒楼讲究什么都要大、要多,铺面面积要大,铺租贵,提供饮食种类多,部门多,后勤、厨房、点心、烧味、传菜乜都要有,人手需求也多,人工支出高。”因此顾客减少时,中式酒楼的“抗风险”能力最弱。

没有外卖帮补,堂食又受“限聚令”局限,收入自然大打折扣,他希望特区政府能够以莲香楼事件为警示,不要过度限制经济活力,令饮食业一病不起,“香港除了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美食天堂,粤菜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予以适当保护。”

责编:陈楚发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