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中醫養生 > 详情

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该咋办?

2022年01月21日 10:49:56  來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感染者胃癌患病率升高,成人不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该咋办?

近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消息一出,冲上热搜。

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目前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约50%。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它对人体有哪些影响?一旦感染,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民航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白启轩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内容提要

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易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可能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厌食、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几率: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终生患胃癌的几率高1—5倍,但是感染后至发生胃癌的具体时间尚无法确定,可能几年,也可能数十年。

利弊:对正常人来说,幽门螺杆菌治疗利大于弊,如果已经检查确认感染,请及时就诊开始规范治疗。而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应请医生判定能否治疗。

儿童:不建议儿童治疗幽门螺杆菌,因为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而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经治疗无法自发清除。

传播: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倡导家庭进行分餐或应用公筷、公勺进餐。

共生已久 有害无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有很强的抗酸性,能长期在胃里生存并不断繁殖,是目前唯一被发现能寄生在胃内的微生物。”白启轩说,幽门螺杆菌与人类共生已久,但没有发展出互惠互利的模式,“之前有研究认为它可能减少哮喘等发生,现在也趋于否定;而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在个体上已得到印证,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以减轻胃炎症状、有效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减低胃癌的发生,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非常有必要。”

白启轩介绍,大量研究证据显示,肠型胃癌(占胃癌大多数)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估计,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一般肠型胃癌的发生模式是: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而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加速或催化这一模式的“罪魁祸首”。“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预防胃癌最重要而且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感染后一定会患胃癌。”白启轩强调,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终生患胃癌的几率高1—5倍,但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至发生胃癌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可能几年,也可能数十年。”白启轩说,胃黏膜病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都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早期胃癌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表现,只有经过检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

尽早治疗 利己利人

如何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白启轩介绍,在临床上,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最常用的非侵入式方法是尿素呼气试验(即人们熟知的碳13、碳14呼气试验),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此外,非侵入式检查还有抗体测定法、抗原测定法,通过检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体、粪便中是否有抗原来测定,侵入式检查指进行胃镜活检。

一些患者说自己没有胃部不舒服,还有人的检测后报告单结果显示“阳性”但数值较低,这样还需要治疗吗?

“报告单数值的高低并不与细菌数量多少成正比,无论患者有没有临床症状,无论碳13、碳14等检测方法测出的数值有多低,只要数值准确、结果显示阳性,就意味着人体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该考虑治疗。”白启轩指出,近年来国内专家逐渐取得共识,认为应尽早治疗,如果不治疗,不仅容易传染给身边人,还可能引发胃炎等疾病、增加未来患胃癌的风险。

“当然,在治疗前,要进一步结合个体化的‘受益—风险比’全面考虑。”白启轩说,对于14岁以下儿童,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幽门螺杆菌治疗关键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者等人群,一般不建议治疗;《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有12条(见表1)。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什么方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白启轩介绍,目前我国推荐四联疗法(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推荐疗程为10天或14天。服药后可能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不高,“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口苦、舌苔变黑、大便色黑等现象,这是正常现象,不用害怕,不要因为轻微不适就停药。”他说,经过规范治疗14天且停药1月后,患者需要复查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者为治疗成功。规范的14天疗程的四联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功率约为90%—95%。

“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而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经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白启轩提醒,如果决定根治幽门螺杆菌,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中断服药或不规律服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耐药,需要更换其他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白启轩指出,民间也有一些偏方声称可以治疗幽门螺杆菌,如吃大蒜、蒲公英煮水等,目前在医学上尚无证据支持,广大群众莫轻信偏方。

一人感染 全家筛查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哪些人群是幽门螺杆菌易感人群?白启轩介绍,目前研究发现,不论婴幼儿还是老年人,人群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但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也有成年后感染的,但相对较少。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如不卫生的喂食、共用餐具、接吻)、粪—口传播(如粪便污染水源、食物)、胃—口传播(呕吐物污染水源、食物)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指出,家庭内传播是造成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阻断传播的重要策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共同治疗,有助于减少根除后的再感染。

“我们应努力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度,全面推广分餐或应用公筷、公勺进餐。”白启轩说,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应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餐具定期更换消毒,尤其倡导家有孩子的家庭推行分餐制,不亲吻孩子的嘴巴、不口对口喂养小孩。如果一人发现感染,家庭其他成员要尽快进行筛查。

“临床上也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白启轩指出,因消化不良等症状就诊或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都应该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进行根除治疗。同时,建议开展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症状人群筛查,“我国人口基数大,全面开展无症状人群筛查并不现实,可以优先对胃癌高发区人群、胃癌高风险个体(如有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或吸烟、40岁以上男性等群体)进行筛查,逐步扩大筛查范围。”(记者 王美华)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